春季流感不用慌,中医博士来帮忙
发布时间:2023年12月8日
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,这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,然而,有一种 “不速之客” 却常常在此时悄然来袭,那就是春季流感。它来势汹汹,一不小心就让人 “中招”,身体难受不说,还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、学习与工作。今天,就来全方位揭开春季流感的神秘面纱,助大家轻松应对。
流感 “真面目”:病毒在作祟
春季流感多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发,这些病毒擅 “变装”,不断变异,让免疫系统防不胜防。它们经飞沫(咳嗽、打喷嚏)、直接接触(握手后揉眼、摸嘴)侵入人体,在呼吸道 “扎根”,引发症状。
症状 “信号灯”:及时识别
感染后,身体会发 “警报”。初期高热,体温可达 39 - 40℃甚至更高,接着头痛欲裂、肌肉酸痛、四肢乏力,还有咳嗽、咽痛、鼻塞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。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急促、胸痛,务必及时就医。
易感 “高危地”:重点防护
老人、儿童、孕妇及慢性病患者(哮喘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等)是易感人群。老人、儿童免疫力弱;孕妇特殊时期抵抗力下降;慢性病患者身体机能差。流感高发季,我们要少去人员密集场所,出门佩戴口罩。
预防 “全攻略”:多管齐下
疫苗接种:这是最有效 “武器”,每年流感季前接种,能降低感染风险,易感人群尤其要接种。
日常卫生习惯:勤洗手,用肥皂和流动水按 “七步洗手法” 洗 20 秒以上;咳嗽、打喷嚏用纸巾捂口鼻,无纸巾用肘部内侧挡,减少传播。
加强锻炼:选适合运动,如慢跑、瑜伽等,每周 3 - 5 次,每次 30 分钟以上,增强体质。
健康饮食:多吃富含维 C(橙子、西兰花)、维 E(坚果)、蛋白质(鸡蛋、牛奶)食物,为免疫系统供能。
通风换气:室内定时开窗通风,流通空气,稀释病毒。
治疗 “指南针”:遵医嘱,勿大意
患上流感别慌,多休息,多喝水助痰液排出,及时就医,按医嘱用药,发病 24 - 48 小时内用抗病毒药效果佳,别滥用抗生素。
春季流感虽猛,但认清它、重视它,从防到治精准出击,就能安然度春。快点赞、分享,让更多人了解防治知识!
医疗团队
我院有一支由中医博士领衔,汇聚经验丰富、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。擅长运用中药汤剂、针灸、艾灸等疗法,快速缓解流感引起的发热、咳嗽、乏力等症状。同时,通过调理体质、增强免疫力,预防反复感染,并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,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,助力快速康复。